《黑神话:悟空》后,还有哪些值得我们期待的国产游戏?
星河
2025-02-03
返回专栏首页
作者:星河
原创投稿
评论:
商城特卖
最终幻想7:重生
¥279.00
¥446
-37%
前往购买
灵魂面甲
¥84.24
¥108
-22%
前往购买
米塔
¥46.80
¥52
-10%
前往购买
中国式相亲
¥39.10
¥46
-15%
前往购买
漫威蜘蛛侠2
¥375.00
¥398
-6%
前往购买
不用期待下一个大学生,我们渴求的本不是大学生
随着《黑神话:悟空》在Steam年度大奖中摘得三项桂冠,属于“村里第一个大学生”的第一学期,正式告一段落。
虽然没有披上“年级第一”的袈裟,但对命途多舛的国产单机游戏领域而言,它已经满足了我们的太多幻想——在游戏真正面世前,即使是最乐观的国单玩家,也不可能预料到它会以碾压之势轻取千万销量俱乐部的门票,更不会想到来自委内瑞拉的“武器大师”佩德罗·尤斯塔彻,有朝一日会在年度金曲串烧的舞台上,捧起来自大洋彼岸的唢呐。
我们也不例外。
还记得三年前,游戏第二个实机刚流出不久,编辑部的“黑神话专业户”太空熊老师,曾写过一篇叫“《黑神话:悟空》,救不了中国游戏”的文章——一款“偶像级游戏”的出现,无法改变中国游戏业界缺乏生长土壤的事实,游科要救赎的,到头还是自己。
在三年后,这个全3DM最悲观主义的编辑亲自打了自己的脸。在惊艳于《黑神话:悟空》的质量,为其打出满分的同时,他修订了自己当初的发言。
“通关之后,我的看法变了——《黑神话:悟空》也许救不了中国游戏,但它一定能改变中国游戏。”
确实是这样,《黑神话:悟空》从来不是什么神仙救世主。
一款游戏的成功,不可能让千里之外的另一家国单厂商的游戏自动变成神作;“第一个大学生”光环带来的销量提升,也确实难以量化;“黑猴”三千万销量带来的资金与漫长开发周期积累的技术,也洒不到偌大的国产游戏圈全土。
然而,它却切实地证明了,一款拥有足够品质的游戏,能在这片土地上出现、生根,更能被数以千万计的玩家们滋养——它证明了“我们渴望好玩的游戏,如果它存在,就应当成功”这个显而易见的三段论逻辑,在我们村的土地上也是成立的。
那么,西行路上的下一个、下无数个取经者,也该如这条逻辑一样,自然而然地涌现——正如拼全六根,战完大圣残躯后,从耳机中流出的《未竟》那般,第一个大学生的旅途终点,只是中国游戏漫长旅途中的一个检查点。
为了证明这点,我想和大伙聊聊文章标题的那个问题——《黑神话:悟空》后,还有哪些值得我们期待的国产游戏?
《影之刃零》
在十六年前那个国产单机“最黑暗”的时代,“雨血”系列无疑是枯井底部一线亮光中最耀眼的那一道。如今,在黎明将至之时,这道光再次投射了下来……
算了,卖情怀的那些车轱辘话就不说了,经历了BiliBili World、ChinaJoy,以及最近的一次“新年试玩”后,《影之刃零》的全貌已经揭开了一角——它并没有一味迎合近年来流行的“类魂化”倾向,而是活用了自家多年来的动作基底,打造了一套极为流畅的、快节奏的,鼓励进攻与压制的动作系统。
有多流畅呢?你能通过自身强大的性能,对小兵与Boss的每一个技能进行见招拆招——不,不是“翻滚+弹反+精准闪避”,一套循环打天下的老三样,你要做的是活用自身两把主武器与两把副武器,通过截然不同的动作模组,与敌人进行周旋,伺机交出资源进行压制。若是充分理解了角色机制,你甚至能将Boss堵在板边,通过疾风骤雨般的压制活活“屈死”。
当然,这并不是说游戏里的Boss就是任玩家宰割的活靶子。恰恰相反,在上次的线下试玩中,我们有幸体验到了于迎蛇年预告片亮相的“七星剑阵:大师兄”Boss战。我必须得说,在此之前,我们从未见过将“傀儡”与“阵法”元素呈现到如此淋漓尽致的一场战斗——一阶段下大师兄为阵眼,其余六星群起攻之却不显杂乱无章;二阶段下,阵眼化身浮空的提线人偶,展现出动作玩家前所未见的傀儡戏般打斗,玩家必须在流水般的攻击中看破瞬间的破绽,才能利用自身的强大性能拼得生机。
而以上,还只是游戏在一般模式下的表现,《影之刃零》制作组还在“极难模式”中藏了一个野心极大的创新——他们把Boss的招式拆散了,以格斗游戏般的连招逻辑,重塑了Boss的战斗AI。
简而言之,Boss也会见招拆招了,现在考验你的不是背板,而是实打实的“游戏理解”,只看你如何活用自身手上的兵器,以己之长攻彼之短了——顺带一提,游戏中共有三十多把主武器、二十多把副武器,全部拥有截然不同的攻击模组,战斗体验也将天差地别。
这一“开宗立派”的设计或许不会让游戏变得更爽,但绝对会带来更深一层的游玩深度。
唯一的遗憾是,我们只等到了灵游坊在2025年公布游戏的发售日期的消息。考虑到游戏的体量肉眼可见的庞大,我们大概无法在年内,看到《影之刃零》的上市了——现在,只好耐心等待,并心怀希望了。
如果你想看看我们的试玩体验,这里有更详细的报告:
https://www.3dmgame.com/original/3745137.html
《明末:渊虚之羽》
如果说,《黑神话:悟空》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,那《明末:渊虚之羽》大概就是村里第一个专升本成功的学生。
三年前,ARPG《明末:渊虚之羽》的首个实机预告放出时,收获的并非“第二个大学生”的期许,反而是一边倒的负评。原因也很简单,他们在“游戏仅完成了15%,跑通了基础玩法”的情况下,便草草放出了完成度不佳,原创内容甚少,既视感极强的PV——“只狼血源换皮”的极差印象,就这么烙在了所有人心里。
三年后,这款因一支预告片堕入地狱的游戏,却同样因一支预告片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风评反转——脱胎换骨般的动作设计,流畅丰富的武器与法术模组,融合了国风历史与黑暗奇幻特色的Boss战……当然,还有相当符合“主流审美”的女主角。你懂的,在被多元化浪潮席卷的国外,这款游戏已经被叫成“BlackMyth:Waifu”了。
而在此前的线下试玩中,我们也有幸窥见了这款游戏的面貌,不开玩笑地说,完成度高得惊人——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场景美术好、动作流畅打击感强,《明末:渊虚之羽》在不少攸关游戏“高度”之处的表现令人惊讶,比如地图设计。
前线发来的“战报”表示,本作的大地图采用了类似初代《黑暗之魂》的大地图高连通性设计,比起在地图上洒满星罗棋布的传送存档点,他们选择了强调地图本身的结构美感,用捷径和结构设计来连接各个区域,使游戏地图表现出极强的整体感。
比起容易在宣传片中一眼得见,能通过“堆料”较为便利获得的视听音画表现,这些游戏设计上的堆砌着实更令我们惊喜。
当然,女主角的衣着与部分怪物的设计也不出我们意料的……吸引眼球。
嗯,懂的都懂。
目前,《明末:渊虚之羽》确定将于2025年发售,这款涅槃重生的作品能走到哪一步,想必值得每一名ARPG爱好者的期待——还好,他们没在首秀遭遇挫败时选择激流勇退……不然,我们可能就无法看到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了。
如果你想看到更多有关这款游戏的试玩报告,请戳这里:
https://www.3dmgame.com/original/3745131.html
《万物契约》
你可能不清楚《万物契约》是谁,也不知道叠纸科技为什么会突然“跨圈”发布一款“类魂”游戏。但如果你经常关注移动端单机游戏,或者是类魂游戏的爱好者,那你大概率听说过《帕斯卡契约》——那款能让你在手机上复刻“类魂”体验的游戏,这款《万物契约》就是《帕斯卡契约》团队推出的新作。
这款上来就公布14分钟实机演示的作品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,或许只有“扎实”二字能概括——不愧是深耕“类魂”多年的老将,不论是在画面规格的硬水平,还是一招一式的打击感,又或是破败感与奇幻感并存的场景搭建上,它都